海洋館大型魚缸換水排污的工序
海洋館大型魚缸換水排污的工序大型魚缸,比如海洋館的10-30噸級的中型缸一般是由專業(yè)性比較強的工作人員來設計的。配置方面也比較齊全:取水,排水,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基本是做缸前就預埋或改造好的。
取水一般比較簡單可分為:自來水取水、困水取水等2條管路,接通水源即可。
排污一般分3種:
1.是生化槽排污
2.是池內(nèi)排污
3.是操作員下水排污
有不同管路串聯(lián)接入下水或回收水管路,由相應的閥門控制。根據(jù)需要開關相應的閥門即可。
順便提一下過濾系統(tǒng)隨便一個泵都是千瓦級,配置3個泵以上,通常2備1或3備1。清理維護等操作都有嚴格規(guī)定,一般需要2人或2人以上進行分工操作。在大一些的缸,比如鯨鯊池那種萬升級的缸,一般操作維護的人員都在20人左右,有配置餌料的人員,下水清洗,設備檢查維護等。加上水下表演的人員,30人以上也不算多。
大型水族工程供水的方法基本上分為3種︰開放式、封閉式和半封閉式。
在大型水族工程中適當栽植水草:
①可美化大型水族工程;
②吸收大型水族工程魚類呼出的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氣;
③吸收大型水族工程中經(jīng)過細菌分解的魚類排泄物而凈化水質;
④可作為大型水族工程魚卵的附著物和受到驚嚇的幼魚躲藏處;
⑤有些水生植物的幼嫩部分可作為草食性魚類的補充食物。
大型水族工程選址除風景優(yōu)美,交通方便外,取水的地方不能有工業(yè)和城市污水,大型海水水族工程取水處不能有河水流入,大型淡水水族工程要建在湖濱或河畔,以便取水,否則也可用自來水或井水,但有些要經(jīng)處理后方能使用。
大型水族工程的存在避免了許多海洋生物面臨消失的可能。
海鮮池里面對于海洋生物的運輸工作也是特別重要的,今天萬龍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:
活甲魚運輸法:短途運輸可采用蒲包簍裝法,用線將1.5尺高的簍中隔成兩層,并分層用濕蒲包加蓋裝運,每層可盛活甲魚18——15斤。長途運輸可用木桶加蓋裝運。其桶底應鋪墊一層含水分的黃沙(禁忌用水浸泡),另夏天須防蚊蟲叮咬,冬天須加稻草保暖。
活泥鰍運輸法:數(shù)小時的短途運輸,可用尼龍紡織袋等較嚴實的袋子裝運、但要濕透水,魚疊放厚度不宜超過一尺。長途運輸如用桶加蓋裝運,須注入高出魚體的水,再放入少量姜片和打散的雞蛋,并適時換水,可保證多天運輸。如將其置于5℃的環(huán)境中,則更利于遠途運輸。
活鱔魚運輸法:數(shù)小時的短途運輸,可用水充分淋濕魚體后盛入濕蒲包內(nèi)并扎口,再放入加蓋的魚簍中,每只可容納20斤。長途運輸如每天換1——2次水,并保持蔭涼,再放入少量的泥鰍或生姜,一周仍能保持鮮活。